AI技術助力南鋼金相檢驗智能化
AI技術助力南鋼金相檢驗智能化
近日,南鋼科技質量部理化室接到一批出口材的HIC試樣檢驗任務,共6組54個試樣,6名檢驗人員同時使用全自動金相智能分析系統,僅用4個小時就完成了檢驗過程並生成了報告,比全靠人工檢驗節省了一半時間。這得益於金恆科技和科技質量部聯合研發的全自動金相智能分析系統,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錯率,而且有效提高了檢測精度,確保了結果的一致性,有力助推產品質量提升和新品研發加速。
金相檢驗是材料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專業性強、易受主觀意識影響、人員培養周期長、培養難度大等特點,使用計算機語言對金相檢驗分析難度更大。HIC檢驗項目是評價鋼耐氫腐蝕等級的重要指標,HIC試驗已經被廣泛運用於裂紋類型檢測,並且被NACE國際組織採用。
目前南鋼銷售的大量管線鋼都需要該項試驗,往往檢驗任務集中且工作量巨大,且HIC檢測評價報告花費時間長、易出錯、難統一。抗酸管線鋼是公司的重點產品,南鋼作爲沙特阿美在中國唯一具備供貨、檢驗的鋼企,生產檢驗量較大。公司要求理化室具備每月5000噸的檢驗能力,大約250個檢驗號,共計2250個金相檢驗試樣,其中金相HIC裂紋評級是制約檢驗能力的關鍵因素,其圖像獲取、計算復雜、數據整理、報告編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現有人員加班加點都無法完成。
2019年,金恆機器人事業部的周鼎、 孔令成 、王少迪與科技質量部金相實驗室首席技術專家劉莉及雍太平、陳曉泉等組建了聯合攻關團隊,項目得到了雙方領導的高度重視。歷經半年時間成功攻克了國內外金相分析領域一直難以推進的難題,開發出了一套全自動金相智能分析系統,從而實現裂紋、夾雜自動識別與採集,將數據自動關聯三級系統,生成阿美格式的HIC評價報表以解放員工的雙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錯率。系統上線後效果顯著,其中HIC裂紋圖片識別時間由原來的平均20分鍾縮短至10秒,報表生成時間由原來的10分鍾縮短至5秒,相比傳統方法節省了2小時的數據上傳時間,整體檢驗時間縮短了50%。